本次参会,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提交了《关于修船废钢的海关监管由“一般贸易”改为“修船除外”的提案》,建议采取过渡办法与远近结合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修船企业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处置问题。
关注修船废钢,解决行业之困
“长期以来,修船废钢性质界定存在误区,外籍船舶修理废钢被视作‘进口’,并作为‘一般贸易’对待并进行资源再生利用,让中国修船行业饱受修船废钢处置难题的困扰。”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修理外籍船舶拆除的废钢等固体废物总量已超过10万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让中国修船行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
今年两会,董强提交了《关于修船废钢的海关监管由“一般贸易”改为“修船除外”的提案》,建议采取过渡办法与远近结合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修船企业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处置问题。董强认为,外籍船舶修理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不是进口“洋垃圾”,不应按照(参照)“一般贸易”监管,应正本清源,尽快将废钢监管从混同于“一般贸易”下的废钢进口调整为“修船除外”;在过渡阶段,对待外籍船舶修理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可按国检2017第194号令第七十一条中的实行“修船除外”进行处理;另外,也要注意远近结合的问题。尽快实行“修船除外”可解决修船企业外籍船舶修理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处理的燃眉之急,但是长远来看,应有序调整废钢政策法规,促进修船行业绿色发展,从而解决自贸区、自由港等面临的创新之困。
修船行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安全运营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修船国家,年修船工程量占据世界约40%的市场份额,年平均创汇约为30亿美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超5万个(以农民工为主),同时为机械设备、钢铁、涂料、环保、物流、服务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修船市场将不容乐观,修船行业面临的将是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而修船废钢问题正在成为危害行业发展的一大主要障碍,让疫情对于行业的负面影响更加显现和突出。“必须重视和解决修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董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中国修船行业饱受冲击,保护和发展修船行业是落实落细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工作的具体举措,特别对稳就业、稳增长、稳外贸具有重大意义,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有实际帮助,希望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2018年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四部委发布了第68号公告(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对外籍船舶修理拆除的废钢等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而从2019年7月1日执行68号公告至今,国内修船企业自行处置废钢行为受限,普遍积压了大量修理外籍船舶拆除的废钢等固体废物,致使其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船舶看两会
大幕开启,来自中国船舶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已就位!